为进一步促进汽车行业与医疗健康相关领域的协同创新发展,推动车内健康技术融合,激发行业发展新动能。7月16日,由中国汽车健康指数管理中心主办,中国汽研承办的C-AHI新增规程与相关标准专题研讨会在重庆成功举行。中国工程院院士侯立安、中国汽车工业协会行业发展部副主任尚蛟、中国汽车工业协会车用滤清器委员会秘书长张献安、北京理工大学教授葛蕴珊、重庆市机动车排气污染管理中心主任刘亚飞、中国汽车工程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万鑫铭、总监抄佩佩以及来自环保、医疗、汽车和高校等相关领域的80余名专家、代表参加了此次会议。
中国汽车工程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万鑫铭发表致辞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行业发展部副主任尚蛟发表致辞
中国工程院院士侯立安发表报告
主题会议上,侯立安发表了引导性报告《健康城市的车内空气质量控制》,报告指出,目前车内空气质量问题日益受到消费者、行业关注,通过国家有关部门完善相应规范标准,企业主动研发使用环保材料,个人加强健康风险防范,只有这样才能共同提高车内空气质量,为建成健康中国作出应有的贡献。
来自中国汽研环保与健康测评研究中心的专家宫宝利,对C-AHI新增车内颗粒物(PM)规程和车内致敏物风险(VAR)规程做了详细解读。其中,车内颗粒物(PM)规程基于乘用车的使用场景和研究成果,主要测评“整车颗粒物阻隔”、“车内颗粒物净化能力”两个指标。而车内致敏物风险(VAR)规程着重考察接触性致敏风险和呼吸道致敏风险,该规程为中国汽研针对汽车内饰材料提出的,具有重要的意义。
随后,大会发布了多项车内健康关联领域、跨领域的主题报告。通过分析汽车产品本身及汽车周围环境影响驾乘人员健康的多个因素,专家学者们分享了车内挥发性有机物(VOC)、车内气味强度(VOI)、车辆电磁辐射(EMR)、车内颗粒物(PM)、车内致敏物风险(VAR)等评价指标方面的最新研究进展与成果。
此外,在研讨会上还举行了中汽协VOC气味团标启动会,下午举办了车内颗粒物(PM)团标送审稿标准审查会。VOC气味团标是对国家标准GB/T 27630-2011 《乘用车内空气质量评价指南》的补充和完善,考虑车辆在高温停泊暴晒、行驶状况下车内污染问题,制定出符合用户体验的车内污染物测量方法和控制标准,同时制定出车内气味主观评价标准,更贴近用户实际体验。而车内颗粒物(PM)团标是由中国汽研牵头,联合了国内十六家整车及零部件企业共同制定,作为国内首个整车级颗粒滤清性能测试的标准,同时填补了行业内车内颗粒物净化能力测试方法的空白。
会上,与会专家凭借多年行业经验严格把关对标准的测试流程、测试指标等各个环节进行了严密的梳理审查。随着VOC团标和车内颗粒物(PM)团标的发布与执行,将进一步完善车内环境健康测评维度,引领中国汽车产业转型升级之路。
此次会议为中国汽车健康指数下一步相关工作的开展提供了建设性的意见和思路,推动了中国汽车健康指数体系的持续升级,为行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助力。
(责任编辑:汽车领域网)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