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车市要闻 > MAZDA 6e出口欧洲,中国工厂成马自达全球电动化枢纽
正文内容

MAZDA 6e出口欧洲,中国工厂成马自达全球电动化枢纽

阅读次数: 次 来源:汽车领域网 发布日期:2025-04-22 22:10
导读:全球车MAZDA 6e从中国出海!合资智造+中欧双标,开启马自达电动化欧洲交付倒计时。

4月22日,上海外高桥码头,长安马自达首批600辆纯电旗舰轿车MAZDA 6e正式装船运往欧洲,标志着这款全球化车型进入交付倒计时,也拉开了长安马自达“双百翻番”战略落地的重要篇章。

全球战略新起点:中国工厂成为新能源出海枢纽

作为马自达在华唯一新能源生产基地,南京工厂4月2日已实现MAZDA 6e量产下线,同步启动“新能源整车出口中心”。该车型基于MAZDA EZ-6开发,整合中、日、欧三地研发力量--南京研发中心的电动化技术、广岛总部的制造工艺、欧洲研发中心的市场需求,严格遵循马自达全球统一标准,成为“中国生产、服务全球”的典型代表。首批车辆预计5月抵达比利时港口,今夏交付欧洲多国,填补马自达在欧洲纯电轿车市场的产品空白。

长安马自达总裁松田英久表示,MAZDA 6e的欧洲首航,是企业从“合资企业”向“全球新能源技术创新基地”转型的关键一步。南京工厂通过智能化生产线与博世、宁德时代等顶级供应链协作,实现三电系统、智能网联技术的全链条保障,以“中国智造”赋能马自达全球电动化布局。

产品力突围:驾控、安全、智能构建核心优势

MAZDA 6e延续马自达“人马一体”驾控基因,针对电动车特性优化动力调校,拒绝“暴冲式”加速,通过线性输出实现油门响应与驾驶意图的无缝衔接。底盘采用50:50黄金轴荷比、后H臂式多连杆悬架及高刚性车身(高强钢占比86%),在德国不限速高速完成严苛测试,麋鹿测试达80kph,双移线110kph稳定通过,重新定义电动车操控体验。

安全性能满足中欧双标准,车身采用7横5纵全钢笼式架构,车顶横梁使用2000Mpa超高强度钢,标配9安全气囊(含远端气囊),气囊总容积350L。3C超快充骐骥电池通过“货车夹击+刮底”双极限测试,支持60分钟盐水浸泡不漏电、140秒火焰燃烧不起火,热失控后30分钟无明火,远超国标要求。

智能化配置领先同级,50英寸AR-HUD实现全车道实景导航与盲区监测,22个传感器构建19项主动安全功能,包括80km/h自动刹停的AEB系统、RCW后追尾预警等。座舱搭载14.6英寸防眩大屏、14扬声器SONY音响,可选装零重力座椅,鹭羽白Nappa真皮内饰通过三大环保认证,兼顾科技感与舒适性。

市场策略:性价比与全球化布局双轮驱动

MAZDA 6e国内补贴后9.98万元起,提供纯电与增程双动力选择,叠加2万元企业补贴、2万元国家补贴,以及10万元6年0息金融方案(省息3万元)或1.5万元置换补贴,综合优惠达4万元,直击电动车购车成本痛点。值得关注的是,该车型欧洲售价高于国内,依托中国供应链优势,中国消费者以更低成本享受全球品质。

长安马自达“双百翻番”战略明确,未来在新能源领域实现百亿投资、百亿出口,推动产值翻番。MAZDA 6e除欧洲外,还将逐步进入泰国等市场,构建“中国生产、辐射全球”的出口体系,打破传统合资企业“引进来”的单向模式,实现“技术输出+产能外溢”。

行业启示:合资企业转型的“中国方案”

MAZDA 6e的出海,为合资车企转型提供新思路。长安马自达将中国工厂纳入全球战略,融合中方电动化技术与外方品牌基因,打造真正的“全球车”,实现技术与制造优势的双向输出。这一模式印证了中国新能源产业链的成熟--从智能化生产到核心零部件供应,已形成完整竞争力。

当全球车企面临电动化转型压力时,长安马自达的实践表明,依托中国在电动化、智能化领域的先发优势,合资企业可从“本土参与者”升级为“全球共建者”。首批600辆MAZDA 6e的启航,不仅是单一车型的市场开拓,更标志着中国汽车产业从“跟随”走向“同频”,为“中国智造”全球化提供了可复制的样本。

随着MAZDA 6e今夏登陆欧洲,长安马自达正以实际行动诠释“在中国,为全球”的战略内涵,为合资企业价值重构与中国汽车产业出海写下新注脚。

(责任编辑:汽车领域网)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相关文章
栏目列表
最新文章
推荐视频
热点文章